高世代生产线主要生产32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一般界定为六代线以上,代线越大,面板的面积越大,切出面板数量越多。…[详细] |
机遇:高世代液晶显示面板2011年有望国产化高世代液晶显示面板的国产化,一直是隐藏在国内众多彩电企业心头的痛。最近6年来我国彩电企业的液晶显示面板进口金额就高达500亿美元。这种“高世代面板只能依靠进口”的困局有望在今年被打破。今年7月京东方8代线第一块液晶面板的下线,标志着中国在高世代液晶面板国产化上将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详细] |
难题:巨额投资后的盈利“国内企业做高世代面板项目其实是有点尴尬,不做不行,做了也不行。”家电业观察人士、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昨日还是和去年一样,表达了焦虑的情绪,“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彩电工厂,如果不上高世代面板项目,中国彩电行业只能是为人作嫁衣,成为最大的面板分销商。”…[详细] |
挑战:8.5代面板线的赌注近年来,中国大陆家电厂商每年都要忙着去台湾签订大笔订单来弥补对上游面板的需求,这也是大陆面板制造商以及家电整机制造商集体的伤痛。于是,京东方和TCL“奋不顾身”地尝试了,随之而来的也是惊人的亏损额。然而,8.5代线寄托了太多国人的梦想,以至于在纷纷上马的喜悦中忘记了天量的亏损,和产能过剩的后遗症。…[详细] |
![]() 友达光电彭双浪:大陆面板市场二三年后产能过剩会出现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供应商台湾友达光电全球执行副总裁彭双浪表示,从全球来看,大陆在同一时间宣告上线这么多条新生产线,未来产能一定会出现过剩。台湾奇美电子总经理王志超也表示,大陆液晶面板市场未来将超越欧美形成巨大的单一市场,但也没有大到可以建太多8代线工厂,以目前大陆电视面板年需求量来评估,大陆市场顶多容纳两座8代厂。 |
![]() 海郭台铭:液晶面板业只有第一才能赚大钱用了74亿元将奇美面板收归台湾鸿海旗下的郭台铭也曾表示,尽管液晶面板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但这个行业只有第一名才能赚大钱,第二名有点钱赚,第三名时赚时亏,而剩下的则小赚大赔。 |
![]() 中国电子商会陆刃波:投资失败风险国内彩电业无法承受一方面,进军上游面板生产线动辄数百亿的投资让国内彩电企业难以起步,而投资失败的风险也不是国内彩电企业所能承受的;另一方面,即使国内企业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板生产线,但考虑到面板生产线快速升级的行业节奏也会使国内企业后继乏力,特别是在缺乏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管理经验的情况下。 |
![]() 家电专家刘步尘:中国有望成液晶面板第四极随着2011年一批液晶面板制造企业在大陆形成实际产能,全球面板供应格局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液晶面板供应的第四极,未来甚至有可能成为最大一极。换言之,中国在全球液晶电视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将因此而进一步加强。 |